在老师强调了三节课不要急于画原型以后,这节课终于可以开始画原型了。这次的原型看上去比较简单,用axure实现淘宝网首页图片轮播效果。淘宝网首页的图片轮播效果如图所示:
不过这里还是强调一下,不要急着马上动手,画之前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避免做无意义的返工。
在老师强调了三节课不要急于画原型以后,这节课终于可以开始画原型了。这次的原型看上去比较简单,用axure实现淘宝网首页图片轮播效果。淘宝网首页的图片轮播效果如图所示:
不过这里还是强调一下,不要急着马上动手,画之前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避免做无意义的返工。
“不要急于画原型!”老师每节课都这么强调,“前期工作做得不充分,后面你总要还回来的。”
的确,我现在就遇到了这种问题,idea一来了就兴冲冲的拿起Axure画起来了,画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应该放的元素忘了放上去,要纠结很久,而且刚开始原型一初步定型,这些初步的原型会把你的思维限制住,很难再做一些突破,如果后期发现一些非常严重的交互缺陷,几乎很难再改进,除非推倒重来。
人们遇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比预先设想的情况要复杂,我们制作原型并进行可用性测试就是为了在开发前尽可能的模拟真实情况,发现一些真实情况中会出现的问题,让开发出来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回炉重制。而在制作原型之前,为了避免我们制作出来的原型被利益相关者吐槽导致陷入无限修改的无底洞,我们画之前要想清楚,原型上到底应该放一些什么,这就是信息架构。
在还没有用户研究的时代(实际上现在很多公司还是没有用户研究),产品的研发靠运营来驱动,产品主导人先意淫出一个需求,号召大家进行开发,等到产品面世以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改变,如果原先意淫出的需求和用户实际的需求偏离不大还好,迭代几轮就可以盈利,怕就怕在意淫的需求与用户实际差个十万八千里,设计师和程序员不得不陪着产品主导者进行很多无意义的试错,损耗财力物力,最后结果往往也是无疾而终。
今天是交互设计周末班的第一节课,老师在这节课演示了一个“简单”的登录表单设计,为什么“简单”要打引号呢,容我卖个关子待会儿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