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猎豹移动学会的事

分享两个有关设计师价值的小故事:

价值176万美元的《火之声》

1990年,加拿大美术馆花了176万美元高价买下了巴尼特·纽曼(美国著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火之声》,消息一出,举国上下群情激愤,一致声讨国家美术馆“瞎了眼”,买下这么一张儿童都能画出的作品简直是糟蹋人民的纳税钱。民众反抗的原因在于,纽曼的《火之声》是一张过于简单的抽象画,画家只在高5.4米、宽2.4米的巨幅画布上平涂了三条色带,两条深蓝中间夹着一条红色,看上去像一面旗帜。用他们文化部长的话说,“这幅画看上去像是用了两罐颜色、两根尺,在十分钟内画成的”。

火之声

有趣的是,民众在亲自看到过这幅画之后和之前的社会舆论相反,没人一个人觉得不好。
《火之声》是为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特别制作的。那个美国馆被设计成一个球形的大厅,高200英尺,外壁全用透明材料制成,充分采用自然光,显得极其宽敞明亮。其中安排了当时美国最激动人心的科研项目:组织和准备美国宇航员登月。在这个主题下,美国现代艺术在其中只能作为陪衬出现了,因此组织者在收集展览作品时拟定了如下的原则:

1.作品尺寸要大,因此可以在这个透光的大空间里站得住。
2.参观者进入美国馆都由电梯送进送出,不可能在展品前停留驻足,因此展览的作品要让人一目了然,不能复杂难解。
3.展厅本身的新奇夺目才是主要的视觉对象,其他的东西不能喧宾夺主。美术作品只挂在帆布做成的素净隔扇上,悬在空中,因此请提供竖幅的绘画(可以满足高阔的展厅空间)。

这样的要求,不是一个艺术展览的要求,只是一个环境装饰的要求。纽曼不光在尺寸上有合适的考虑(竖幅),在用色上他也做得很恰当,两条沉着的深蓝夹着中间的红色,沉稳中透出亮丽。结果,在那间展厅里,纽曼的画比起其他即兴式的抽象画效果更好。它不乱,不繁,不碎,只两种颜色,三个色块,显得干练清晰,和现代结构简单、平面光滑的建筑放在一起非常协调。这样的东西把它看成是高明的室内装饰是毫不为过的。就展厅的整体布置而言,那真是一张“杰作”。当时有人评论说,博览会的美国馆非常明朗悦目,展出的抽象画也非常讨人喜欢,它们看着像这个空间时代的号旗一样,在展厅里成为一种醒目的视觉标记。

火之声

价值800万美元的MasterCard Logo

2016年国际知名支付公司万事达卡(MasterCard)花费800万美元巨资(有另外的说法是85万美元,见参考文献第4条)邀请Pentagram对其品牌形象系统升级,新LOGO由简单的红黄两个圆相切配上无衬线字“mastercard”组成。不少设计师在微博上调侃:“两个圈这么简单,给我800万我也会画啊!”,在我看来反思一下为什么这800万给了Pentagram而不是给你,这点更有价值。

老LOGO(左),新LOGO(右)

看看MasterCard以前的LOGO,最初的设计只是把品牌名称放在两个圆圈当中,稍远点距离就看不清了,2015年Pentagram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在没有字体的情况下最容易记住的是什么? 80%的消费者回答:红色和黄色两个颜色。在这个基础上,新的Logo保留了最基本的两个视觉点从旧的Logo里面提升出来。提升不是增加,提升是前进,是做减法的概念。使其有一个更加清晰、现代和简约的外表。新的Logo不仅是在传统印刷上面表现的非常简易, 同时也保证了电子媒体上最小网点清晰的视觉显示,在同样的应用环境下,新LOGO应用的制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到达率也更高。

即使在生活场景中,这两个圆圈还是能非常明显地凸显出来。跟竞争对手的LOGO放在一起,视觉上明显占优。

看看户外广告牌设计,这个辅助图形的变化延展更是精彩,还是简单的两个颜色,交叠使用,充满动感,信息单纯,即使在户外也一目了然,足够吸引眼球。

这个设计很成功之处在于,不光解决平面的问题,还综合考虑到了在传统媒体与新型互动媒体使用上的视觉到达,无论在任何场景下始终能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设计师的价值是什么
这两个小故事让我思考设计师价值是什么,是设计技法吗?在这两个小故事中显然不是,随便找个设计师都能画出来。是把一件普通作品吹成史诗神作的口才?似乎也不是,两件作品在对应的场景下表现很优秀,不是王婆卖瓜。设计师作为一种职业通过给雇主做设计获得报酬,那雇主仅仅是因为设计的好看好用就要给设计师丰厚的报酬?稍加思考就明白雇主的目标是赚钱盈利,付给设计师薪酬是因为设计师的劳动能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给雇主带来收入的增长,目前移动互联网交互、视觉范式成熟,短时间内很难有所革新,整个行业作品平均水平已经提升到比较高的层次,技法的学习和绘图所消耗的时间在减少,设计师带给公司的价值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交互、视觉或者用户体验,而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商业、业务上的事情。帮助雇主解决问题是设计师的初衷和目标,问题是从商业里引申出来的但不一定仅仅和用户体验相关,解决手段也不应该局限于常规的设计方法。
最后送给读者饿了么设计师ICOjump分享的两张图片共勉之。

#参考文献
1.《凑近了看,我才发现它们原来如此震撼》,宁湾,http://daily.zhihu.com/story/8588945
2.《王瑞芸:纽曼的好斗》,蜜蜂书店,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750945/
3.《解析800W万事达Logo背后的秘密……》,邵爷,http://www.jianshu.com/p/df3a787cdec3
4.《【辟谣】万事达更新品牌形象——不要再被800万吓到疯传了!》,古田路9号,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U2NjQyNA==&mid=2651392666&idx=2&sn=c72d3f8d29679a3fc535ee95537bf81b
5.《分享图片》,ICOjump,http://weibo.com/1642323790/E7r976Xoa

作者

龙爪槐守望者

发布于

2016-10-05

更新于

2021-08-16

许可协议

评论